形态描述
鉴别特征 通身橄榄棕色,背鳞边缘黑色,腹鳞229--247,尾下鳞79-92对。
形态描述 依据李胜全(1983)所报道的描述。
雄性全长(1150+270) mm。体背橄榄棕色,背鳞的边缘黑色;腹面黄绿色,腹鳞的边缘具黑色。颊鳞1,长略大于高;眶前鳞2,其中1枚极小,与第三上唇鳞相接,称为眶前下鳞,眶后鳞2;颞鳞2+3;上唇鳞8, 3-2-3式;下唇鳞左9右10,前5枚切前颔片,背鳞 20-23-17行,中段中央17行有弱棱,两外侧各3行平滑;腹鳞239,具侧棱;肛鳞完整;尾下鳞84对。
上颔齿16,最前1枚和最后2枚较小。
形态描述 依据李胜全(1983)所报道的描述。
雄性全长(1150+270) mm。体背橄榄棕色,背鳞的边缘黑色;腹面黄绿色,腹鳞的边缘具黑色。颊鳞1,长略大于高;眶前鳞2,其中1枚极小,与第三上唇鳞相接,称为眶前下鳞,眶后鳞2;颞鳞2+3;上唇鳞8, 3-2-3式;下唇鳞左9右10,前5枚切前颔片,背鳞 20-23-17行,中段中央17行有弱棱,两外侧各3行平滑;腹鳞239,具侧棱;肛鳞完整;尾下鳞84对。
上颔齿16,最前1枚和最后2枚较小。
大小
生物学
该蛇系于1982年9月26日下午盘踞在住宅附近杂草丛生的向阳斜坡上被捕捉的。性较凶猛,抓住时挣扎欲逃脱。食鼠类。
垂直分布:海拔2100 m.
垂直分布:海拔2100 m.
生境信息
该蛇系于1982年9月26日下午盘踞在住宅附近杂草丛生的向阳斜坡上被捕捉的。性较凶猛,抓住时挣扎欲逃脱。食鼠类。
海拔范围
国外分布
国外分布于南亚地区的拉达克,克什米尔到锡金,印度阿萨姆。
国内分布